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精彩阅读 彼得·希瑟/译者:任颂华全文无广告免费阅读

时间:2025-04-12 00:38 /武侠小说 / 编辑:降谷零
小说主人公是哥特,拉夫,罗马的书名叫《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是作者彼得·希瑟/译者:任颂华倾心创作的一本机甲、军事、铁血风格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和其他许多移民勇的情况一样,财富不平等是维京时期大迁移的尝...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

推荐指数:10分

作品字数:约48.5万字

阅读指数:10分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在线阅读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精彩章节

和其他许多移民的情况一样,财富不平等是维京时期大迁移的本原因,而迁往财富集中的地区,则是人们对财富不平等现象做出的反应之一。

但是,在这个时代,大型混直接迁入较富裕地区的情况比较少,不像罗马时代外边缘区的群分批迁入较富裕的近边缘区,也不像匈人时代的大规模群从近边缘区和远边缘区直接迁入罗马帝国。在维京人的大迁移中,至少在开始阶段,将财富带回斯堪的纳维亚的情况和直接侵占本地资产的情况差不多多。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通运输,维京时代的迁徙也因此有了自己的特点。

维京人大迁移的关键在于船只,造船费用大大限制了迁徙的规模和可以去到的地方。即使发生了移民,也不会像4—5世纪的几次迁徙那样采取大规模混的形式。我们知,较早时期的一些包括了男人、女人、儿童的移民群,人数可能多达10万。9—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国王运去了追随他们的战士,小贵族带着自己的随从和一些农场工人坐船,更穷的人则凑钱购买用于战争或贸易的船只。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移民所需的通工,走路的话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过不了海。

结底,还是需要船只,尽管船只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也是靠船只才使一切成为可能。可以说,那是欧洲一化的早期阶段。中世纪早期,在陆路上行的速度大概是每天40千米,但维京人的船一天就能谦蝴4倍甚至更多的距离。在人看来,8世纪引入波罗的海地区的新航海技术使欧洲其他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距离短了4倍。这在中世纪早期相当于现在建了个机场,或是波罗的海地区通了高铁。新的运输工到位,斯堪的纳维亚人很意识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发财机会比他们周边的社会多得多。有办法利用这些机会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从中大大获利,但其他人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并不是欧洲一化的每个阶段都能产生决心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演那样的积极效果——1945年以来,这再明显不过了。

在斯堪的纳维亚人迁移的过程中,中欧和东欧的文化模式渐渐趋近于公元1000年时的模式。与罗马时代相比,耳曼(更确切地说是耳曼人统治下的)欧洲在第一千年下半叶大幅莎沦,被斯拉夫人统治的庞大边缘区逐渐侵蚀。斯拉夫人的领地只是略微受到了向俄罗斯西部扩张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影响,因为没有迹象表明那里的斯堪的纳维亚移民打算同化当地的斯拉夫群和其他群。但是,如果说移民和同化的强大结,最终使得与现代更接近的文化模式取代了罗马时代的模式,那么中欧和东欧的创生就还有另一个层面需要探索。公元1000年的时候,中欧和东欧由讲斯拉夫语者主导,也有一些地方受斯堪的纳维亚人控制,除此之外,近似国家的强大政治结构取代了罗马时期常见的那种小规模社会。这些新的实是什么?这些新实为什么能主导原本人类活以数百人为单位的大片土地?

[1] 来自14世纪的Hauksbok,转引自Bill (1997), 198。

[2] 从不列颠的角度,人们往往认为维京人发起过两次重大入侵:一次在9世纪,另一次在10世纪末和11世纪初。但面那次入侵的质有很大不同,是由掌集中权的丹麦君主组织的,基本不涉及移民,因此那次入侵将在第十章中讨论。

[3] 关于在这些北方域航行的勤支持,见Crawford (1987), chapter 1。

[4] 研究维京人对西欧的袭击的书几乎列不完,但其中Nelson (1997), Keynes (1997)和ó Corráin (1997)是很好的导论,Forte (2005)和Loyn (1995)中的相关章节是有益的补充。

[5] 见Crawford (1987), chapter 4(地名); 136ff. 定居点类型);参见Ritchie (1993)。从在尔兰展开的行中可以推测出北方发生了什么(见下注)。

[6] 例子可以参见《尔兰编年史》中807、811、812、813年的记述;从82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击的记录,这表明尔兰略早于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经历了袭击的加剧。《尔兰编年史》(848年)称维京首领托瑞尔(Tomrair)为tanaise rig,这在尔兰语中指国王的法定继承人或地位仅次于国王的人[Charles-Edwards(2006), vols. 2, 11]。因此,他很可能是个“伯爵”(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是Jarl)而不是“国王”:请参见下文。Nelson (1997); Keynes (1997)充分讨论了他们在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的行

[7] 更多节,见Nelson (1997); Keynes (1997); Coupland (1995), 190—7。

[8] 见ó Corráin (1997),Charles-Edwards (2006) 的《尔兰编年史》译本注解也非常有用。关于这两位国王,见Smyth (1977)的开创著作。更多关于雷金哈里斯去世情况的信息记录于Translatio of St Germanus:见Nelson (1997)。

[9] 有用的总结见Coupland (1995), 197—201; Keynes (1997)。对于这些年间的情况,《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叙述(以中世纪早期的标准来说)非常完善。

[10] 关于大军的质,可以参考Brooks (1979);另参见Smyth (1977)。军队往来于英格兰和欧洲大陆之间的更多节,可参见Nelson (1997)和Keynes (1997)。

[11] 关于阿尔弗雷德改革的研究很多,其中Brooks (1979)的介绍非常有帮助。Smyth (1995); Abels (1998) 是很好的补充。Keynes and Lapidge (1983)收集和翻译了很多相关的文本。

[12] 更多节,见Nelson (1997); ó Corráin (1997)。

[13] 关于布列塔尼,见J. Smith (1992), 196—200; Searle (1988), 29—33。对诺曼底历史的(可以说是)不同的介绍,见Bates (1982); Searle (1988),特别是第5章和第8章。

[14] 关于奥克尼,见Crawford (1987), 51ff,以及Rafnsson (1997)对尔兰和大西洋大迁移的论述。

[15] 大概的摘要,见ó Corráin (1997);更详,也确实略有争议的处理方法,见Smyth (1979)。

[16] 各种资料通过中世纪伊本·鲁斯泰[Ibn Rustah,见Wiet (1957)]、伊本·雅库布[Ibn Jaqub,见Miquel (1966)]和伊本·法德兰[Ibn Fadlan,见Canard (1973)] 的摘抄留存了下来;参见Melnikova (1996), 52—4。

[17] “急流”,见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chapter 9。贸易条约,见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911年和944年)。对诺曼之争的介绍(附有完整资料),见Franklinand Shepard (1996), 27—50; Melnikova (1996), 47—9; Duczko (2004), 3ff。

[18] 伊本·法德兰对罗斯人的描述也很像我们对北欧人的刻板印象:材高大,皮肤略微泛

[19] 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 (860—862 AD)。文本传统,见Cross and Sherbowitz Wetzor (1953)译文中的引介,一步的探讨见Franklin and Shepard (1996),27ff;Melnikova (1996), chapters 7—8。

[20] Noonan (1997) 是很好的入门介绍著作,完整的论述有Duczko (2004)。

[21] Ibn Jaqub, Relation,见注16.

[22] Life of St Anskar 30。关于奥塔尔,见Lund (1984);参见Melnikova (1996), 49—52。

[23] 我们将在第十章中看到,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许多隶也是通过当地的中间人获得的。

[24] Ibn Jaqub, Relation(见注16)。10世纪上半叶罗斯人的冬季巡回路线,见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9。

[25] 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911年和944年);详的评论,见Franklin and Shepard (1996), 106ff以及118ff:通过比较可知,与君士坦丁堡易的罗斯人越来越多。

[26] 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9.

[27] 精彩的介绍,见Noonan (1997)。

[28] 斯堪的纳维亚人在俄罗斯北部活的这个最早阶段的考古学证据,见Duczko(2004), chapter 2。君士坦丁堡和哈里发国这两个潜在市场的比较,参见本书第七章。

[29] 瑞典维京人:见Annals of St Bertin AD a 839。(这是不是第一次有人尝试第聂伯河航线?)斯维亚托斯拉夫之:见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 (972 AD)。

[30] 他们用以渡海的船大概是斯拉夫人的独木舟(monoxyla),是用树挖空造出的,而不是在西方很常见的船。

[31] 对阿巴斯科斯港的袭击及续情况,见Franklin and Shepard (1996), 50ff.; Duczko(2004), chapter 1。

[32] 关于萨马拉混期,见Kennedy (2004)。

[33] 关于这些币的流通,见Noonan (1997)。

[34] 这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定居者的考古证据,见Franklin and Shepard (1996), 91ff.;Duczko (2004), chapters 3—5。

[35] 见Franklin and Shepard (1996), chapter 3; Melnikova (1996), 54—60; Duczko (2004),chapter 6。

[36] 见Likhachev (1970); Melnikova (1996), 105—9。

[37] 引文来自ó Corráin (1997), 94。

[38] 见Sawyer (1962)。

[39] Chronicle of Ireland AD a. 848.

[40] 希夫丹:见Anglo-Saxon Chronicle (878 AD)。Brooks (1979)充分论证了大军的规模问题;大军的结构及奥拉夫和英格瓦的份,参见Smyth (1977)。(数据已经被索耶接受。)欧洲大陆方面,法兰克人在代勒河取得大胜时,杀了两名维京国王,缴获了16面王旗。

[41] 定居点的记录:见Anglo-Saxon Chronicle (876, 877 and 880 AD)。基于《土地调查清册》估算,1086年英格兰的总人数也许有150万,维京定居点并未对整个地区产生影响。

[42] Anglo-Saxon Chronicle (896 AD).

[43] 见Vince (2001); Leahy and Paterson (2001);参见Hart (1992)更宏观的研究;对地名证据的概述及完整的参考资料,见Fellows-Jenson (2001)。

[44] 见ó Corráin (1997), (1998); Smyth (1979)。

[45] 有用的介绍,见Ritchie (1993), 25—7。

(36 / 58)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出版书)

作者:彼得·希瑟/译者:任颂华 类型:武侠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